Wednesday, 18 January 2012

予約をしてください!@ ほかほか

隨著尖沙咀變得一天比一天多姿也難怪多年來原地踏步的尖東已風光不再,現今更已被「自由」旅客大規模攻佔,不無唏噓。儘管這區不復當年勇,好時中心的人氣卻好像從沒凋零過,也難得商場內 4 間食肆全是屹立多年的好東西,例如這裡。

總喜歡它平實樸素的格局,就像到了日本家庭作客一樣,既 welcoming 又舒適,感覺也很溫暖。服務方面,兩次 walk-in 也遭店員冷待甚至呼喝,在我們訂了位的一次,同一店員的態度卻是 180 度轉變,熱情好客得難以置信,令人摸不著頭腦

三次光顧,也是在冬天的星期六來吃晚飯。店方也總會送上不同款式的 amuse-bouche。比較起來,這個冬瓜 + 蝦肉碎 + 枝豆的配搭較合心意,冬瓜軟腍甜美,配以蝦肉碎的香木魚湯汁的微鹹,吃起來清鮮輕怡,不錯。

另一款吃過的是白飯魚 + 小棠菜,賣相、味道同樣清淡冰涼,「漱口」效果比冬瓜更好,不過就沒冬瓜那麼好吃了。


天寒地凍,看見檯上的おでん「剔剔紙」,也剔了五款一試印象中 2011 年初時光顧,每款售 HKD10)大根吃起來軟無渣,卻沒有預期中的清甜,還是較喜歡以味醂、糖、醬油「汁煮」而成的格式。年糕福袋的外層是腐皮,吃起來滿有湯汁的清甜味,內裡的年糕則被熱力完全溶掉了,變成杰身、米香撲鼻的米漿,更如心太軟的朱古力漿般「流」出來,視覺效果是不錯的。山芋魚餅賣相既像土魷 (!) 又像橡皮膠 (!!),吃起來無甚味道,質地卻是超級軟撻撻,如煲過湯的肥膏似的,不喜歡。還有竹輪雞蛋,吃罷卻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碟邊還「捽」了一點點芥辣,然而觀其乾乾的,如 wallpaper paste (!!!) 的賣相,最後也沒有碰。


很久沒吃納豆,忽然想吃,看見餐牌有一味海鮮納豆丼,又點來一試。這裡的納豆很黏,下以醬油及山葵拌勻,吃起來甘香帶點甜,很對胃口。「海鮮」有劍魚、赤身、三文魚、八爪魚等,卻原來是我不喜歡的「角切」刺身,然而既來之則安之,與納豆、醬油 etc 攪吓拌同吃,整體而言算是不錯吧。


至於三色丼,吃過兩次後印象是一樣的,うに甘中帶甜,いくら黏糯鹹鮮,ネギトロ也算肥美,蔥的份量適宜,連米飯也軟熟可口,下點醬油及香而不嗆的山葵拌勻同吃,很不錯呢。


去到邊我們也會吃牛タン焼き,這裡的質素卻較參差,吃過太濕、太韌或不夠「鹽」的劣貨,也吃過爽厚、豐腴及/或鹹香的人間美味,又來講運氣了?


明太子雞翼外皮乾身脆口,肉卻乾柴味寡,連主角明太子也是辣而不香,有點敗興。

ネギトロ巻き則做得不錯,賣相工整,也捲得緊緻而不死實,吃起來油香四溢,好吃。然而,值回票價與否,也真見仁見智,印象中這 6 件小巻要賣 >HKD100 


至於天ぷらそば,天ぷら是脆而不太油的(最好吃的是茄子,肉既軟熟又多汁),そば的蕎麥香比預期濃郁,質地卻是偏軟的;至於湯底,則是熱呼呼卻又偏鹹的,整體印象很一般。


隨三色丼附送的味噌汁則明顯是沖粉貨色,唔飲都知唔好飲,唔係仲飲吧?


稱不上頂級好吃,埋單每人卻不用 HKD250,實在十分划算,一試無妨的。


有機會再來喝酒吧。
味道:3/5
環境:4/5
服務:2.5/5


酒処  ほかほか (hokahoka)
尖東麼地道 63 號好時中心地下 51-52 號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