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5 March 2012

Restaurant Week(三)@ Chez Patrick Restaurant

繼續是超級姍姍來遲的 Restaurant Week Hong Kong 飲食分享,在活動的第 3 天,我們來到結志街街市內的這家法國小館子吃午餐


雖說只是 HKD248 per 的 casual lunch,店方也準備了 amuse bouche 歡迎客人的來臨,是細心的安排。雖說只是簡單的芝士麵包條、香草 sour cream 及漬 zucchini 絲,吃起來也是簡單直接的酸香味道,plating 卻做得甚美觀,店方處理食物的認真度,也不言而喻吧。


至於 bread basket,印象中法包是微溫的,吃起來不算鬆軟,牛油則是室溫的,味道也不怎麼香,吃過便算。


Starter 是 traditional country style pâté, oignons and apricot marmalade,吃起來質地豐腴軟熟,滿有豬肉的香味,也帶點 creamy(是來自脂肪吧?),好吃,也愈吃愈 heavy;邊的 apricot marmalade 則剛好平衡了 pâté 的飽膩感,混和了少量洋蔥,吃起來帶爽,味道也酸而不嗆,還有丁點兒 sauerkraut 的影子,不錯。


由於早已看過這裡的 Restaurant Week 餐牌,main course 方面也早已鎖定要吃 veal cheek,是日 veal cheek 卻已售罊,並以 braised veal tongue in Burgundy red wine sauce, baby onion, mushroom and smoked bacon 取而代之,愛吃牛舌的我,自然也欣然接受了。這味「汁煮」牛仔舌燴得軟腍至起絲,也非常入味,吃起來滿有醬汁的酒味及甘中帶味道濃得化不開,與 bœuf bourguignon 其實也相距不遠,很喜歡!中間的一球紅色物體則是藏著 baby onion 的 beetroot,吃起來清中帶甜,在 veal tongue 那「重口味」的大前題下,也顯得份外清麗脫俗。還有 mashed potatoes,吃起來帶點 lumpy,薯味卻也不錯,伴之 Burgundy 醬汁同吃,又是很好吃。


也淺嚐了大蝗蟲點的 rolled sole fillet with zucchini, comfit tomato and Poutargue, creamy garlic sauce,唯一的印象是魚肉嫩中帶爽,捲著蔬菜也是既清新又好吃的配搭,也對胃口。


甜品方面,選來 Caramelized Floating Island, Fresh Mango and Mint coulis。「陸地」部分的蛋白做得非常輕巧,吃起來以砂糖的味道為主導,卻又太甜了一點;「海洋」則是新鮮芒果汁,味道「無添加」,卻是酸到阿媽都唔認得。Floating Island 而言,我還是喜歡呍呢嗱醬汁的「海洋」多一點,而其中的表表者嘛,當然首推 Robuchon au Dôme 的出品吧,哈哈。


大蝗蟲的 Warm Brie Cheese, apple and Black Truffle in crispy parcel, Mixed Salad 明顯不是「甜」品,然而吃起來先是鬆脆酥化的外皮,繼而是暖烘烘、軟綿綿,還有陣陣 truffle 香氣 brie,旁邊還有酸香不嗆喉的 Balsamic vinegar 作「解膩」之用,哪有不令人心動的道理?


還有大蝗蟲點下的熱咖啡,嗅起來非常香,喝起來甘濃而不澀,也實在非常 strong,多喝兩口甚至覺得心也跳出來了,哈。


埋單每人約 HKD290,不便宜,卻飲飽食醉的吃了差不多個半小時,非常滿足,是物有所值的。


執筆之時,這裡已暫時結業以準備「遷徙」至灣仔的 Garden East,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來吃一頓晚餐吧!
味道:4/5
環境:4/5
服務:5/5


Chez Patrick Restaurant
中環卑利街 26 號
http://www.chezpatrick.hk/?cat=outlets&page=cp_default


**Further reading:  Chez Patrick Restaurant: Good value restaurant week lunch - on "Food, glorious food!" by 大蝗蟲

Tuesday, 20 March 2012

Restaurant Week(二)@ Panevino Cucina Italiana

又繼續補回 2 月份的食記,是次分享一頓 Restaurant Week Hong Kong 的晚飯經歷。


7 年來與大蝗蟲到處吃,相信也光顧超過 1000 間食肆了,有些餐廳,卻是說了 7 年仍未吃過。最「經典」的例子,固然是已不再有興趣光顧的 Ruby Tuesday,其次包括山頂的 Bubba Gump、鉄板焼き 和三昧、尖沙咀亞士厘道的 Osaka、棉登徑的見城,還有這家位於羅便臣道、當年天天搭 23 號巴士下山也會經過的意大利館子

這裡的裝修外簡潔內典雅,裡裡外外也予人非常 welcoming 及「家庭」的感覺,很舒適

被安排坐在窗邊的位置,看到室外環境也是不錯的,如果羅便臣道無咁多車,廢氣又不是那麼多,相信坐在外邊也非常寫意。

網上預訂的 Restaurant Week 晚餐共 4 courses,每位 HKD328 起,如此地段而言,已不算太貴了。

點菜後,店方送上一些麵包作歡迎小吃。最喜歡的是 tomato bruschetta,底部的多士不算非常香脆,吃起來卻也算鬆化,中間的蕃茄則甜美而帶陣陣香草的清香,整體而言是輕怡開胃又好吃; grissini 吃起來脆口鬆化,味道卻略為鹹了一點點; 另一款麵包帶有濃重 sundried 蕃茄的味道,吃起來卻頗乾,不太喜歡。

另有一小碟芝士 flakes,是 Parmesan?吃起來帶硬身,味道非常濃厚,吃至尾段則帶輕輕的苦味;然而吃一口芝士,再喝一口 house red (by the glass HKD58;原諒我全不懂酒,也超級不求甚解,沒有主動 find out 自己喝的是哪款紅酒) 伴之,不是享受是甚麼?

大蝗蟲點了 house white (by the glass HKD58),又是沒有尋根究底;唯一想提出的疑問,倒是「何解斟到咁滿」?

前菜選來 Italian sausage and bean soup with seashell pasta and fresh sage:湯底質地頗濃稠,喝起則是「多蕃茄版 minestrone」的味道,酸香不嗆,頗對胃口。切成細小一顆顆的 Italian sausage 雖然在湯內浸泡多時,吃起來仍帶香,不錯。Conchiglie 則煙韌而不過硬,加加埋埋,簡單就是美啦。

大蝗蟲吃了 herb crumbed buffala mozzarella with tomato and arugula salad, truffle drizzle,淺嚐過後的印象是炸皮不太鬆化,芝士也不算香軟,卻成功以調味瀰補缺失,吃起來滿有香而複雜的 herbs 味,很不錯。

還記得多年前與家人走馬看花的遊意大利,在佛羅倫斯的一家館子吃團體餐(沒錯,當年是跟了旅行團去,回想起來多浪費!),吃過麵包及前菜後,店方奉上「兩啖」份量的 spaghetti aglio e olio 作 primi piatti,席間的部分團友卻邊吃邊唸唸有詞,「咁細碟0架」云云;吃罷 pasta,侍者端出每人一隻燉豬腿作 secondi piatti,團友們方醒覺澱粉質才是一頓晚餐的開始,哈哈。是晚選來 black-ink ravioli stuffed with seafood, lobster reduction外皮竟是 undercooked,吃起來乾硬粉口,幾惱人的;幸而以蟹肉、小龍蝦及八爪魚為主要成份的餡料非常鮮美,後兩者更是非常爽口,配以「lobster bisque 加蕃茄」味道的醬汁,整體而言也算好吃。

主菜吃了 veal roulade with artichoke, black olive and grilled herbed potatoes,牛仔肉質地甚粗嚡,捲在裡面的餡料則以 artichoke 的鹹鮮為主導,內、外加起來吃,感覺竟像吃著一根粗糙的芝士,幾奇妙;沒有考究旁邊的醬汁是甚麼,只覺酒味非常濃烈,也帶點甜味,是 Port-based 的嗎?

大蝗蟲的 pinenut crusted sole fillet, wild mushrooms, lemon dressing 則非常嫩滑,墊底的野菌也濃香而沒有「噏」味,還下了一點點菠菜 (?) 增添清香,幾好吃。

甜品選了 Salame Dolce: sweet salami of chocolate, rum-raisins and biscuit,賣相做得非常迫真耶!用上黑朱古力,吃起來濃甜中帶點苦,還有果仁的香脆,味道簡單直接,卻非常討好。

至於大蝗蟲的 Mamma’s Tiramisu (an old family recipe),for my liking 而言「蛋糕」成份是偏高了一點,咖啡、咖啡酒、mascarpone 味道的平衡卻做得不錯,也可以一試。

吃至 11 成飽,最後由店方送上 complimentary 的 raspberry 酒,喝下只留下「好甜」、「好 strong」及「好似酒精版 cough syrup」的回憶,還是算了吧。

連一瓶 still water,埋單每人四百多,不便宜,食物也不算非常出色,整體卻予人非常 authentic 及「家庭」的感覺,也算值得一試的。
味道:3/5
環境:4/5
服務:5/5

Panevino Cucina Italiana
中環半山羅便臣道 30-32 號地下
http://www.panevino.com.hk

Saturday, 17 March 2012

開不了口 @ La Parole

繼續 sloth 速補回 2 月份的飲食分享。

「社企」總是值得支持的經營模式,也是我有興趣來這裡一吃的其中一個原因。然而,憑 6、7 年來到處找吃的經驗所得,光顧陌生的餐廳,始終存在一定的風險,這裡還要是供應「法國菜」的館子,晚市價錢一定不便宜吧,第一次來,還是先從平平哋的 set lunch 入手好了,既可約略試試這裡的手勢如何(我也當然明白吃午餐大多吃不到大廚的手勢),萬一錯買地雷股,損失至少不會過份慘重嘛。


約了大蝗蟲 1:40pm 左右來吃,自己卻遲到近半小時(失敗!),連麵包也放涼了。當然,這絕不是店方的問題,吃著乾乾韌韌的軟法包,只能抱怨自己遲乜鬼嘢到吧


頭盤選來 tomato salad, basil and Spanish ham火腿(是 Iberico 吧?)吃起來算是香濃,鹹度適宜,質地卻有點 firm 過龍,與九龍城雜貨店 Rossa Gourmet 的比較,人家好吃多了。配角則是水準以下,圍邊的 pesto vinaigrette 如 "swamp" 一樣(份量太多了吧!),味道也酸嗆得過火;至於切成條狀的蕃茄,恕我孤陋寡聞,我還是第一次遇上吃起來 sok sok 聲的蕃茄,是燈籠椒假扮的嗎!?Vinaigrette 的酸嗆也完全蓋過蕃茄應有的甜味。整體味道如何也不用多說吧,不過它的 plating 倒是不錯,唔打得都睇得吓的。


看見餐牌上有一味 Burgundy stewed beef (HKD178),法文名稱是 bœuf bourguignon,大喜(至於為何喜歡吃 bœuf bourguignon,請參考這篇 Pastis 文章),主菜也就非它不選了。這裡的牛肉也燴得頗入味,連筋部分吃起來軟熟又香口,較瘦的部分(註:是整團的大部分!)卻是乾韌得起出了一絲絲,愈吃愈不想繼續吃!墊底的是 couscous,也是我最不喜歡的澱粉質類食物之一,不想多談了。真可惜餐牌上沒有註明 on the side 的是它,otherwise 我相信我甚至不會 order 這個 bœuf bourguignon




大蝗蟲點的是 pan-fried lamb chop, "Saint-Malo" sauce and homemade French fries (HKD178),淺嚐過後的印象是既韌且沒有甚麼羊味,味道也被像普通 cream sauce 的醬汁完全蓋過。比較早前在 Gough 40 吃到的 roasted rack of lamb,人家的絕對是好吃千倍 (and at a lower price too)!還好薯條是真正的薯仔,很香,也帶微微的甜味,可惜炸得不夠脆,油膩感也頓時大增


兩度打擊之下,對甜品已不寄予厚望,traditional French cream puff 卻又成了第三度打擊。先說其優點吧,中間的 cream 層份量有點澎湃,質地也太杰身了一點,呍呢嗱味卻非常香濃,還看見不少呍呢嗱籽在內,是頗有誠意的。


可惜,底部的卻是「廉價」版 whipping cream,味道則是甜膩而不香滑。


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則絕非 puff 身莫屬,質地極度乾硬,吃一口便知是嚴重不新鮮的隔夜貨色,不知它過了幾千個夜?


還好餐後的熱咖啡算是香濃,酸度不低,然而也至少沒有澀味吧。


埋單每人約 HKD200,環境及服務其實不錯,對食物卻甚失望,已沒有興趣來吃晚餐了。
味道:2/5
環境:4/5
服務:4/5


La Parole
上環文咸東街 22-26 號柏廷坊 3 樓
http://www.laparole.com.hk

Saturday, 10 March 2012

gastronomic polygamy @ The Monogamous Chinese

兩天的 annual leave,湊合短週末「得來不易」兩天至於為何「短週」會成為「得來不易」的「奢侈品」,請向親愛的老闆查詢詳情…),總算放了 4 天假,也成功的飛了一轉台北,吃吃喝喝又一天,真不錯。可惜,由於已踏入 3 月的關係,在公在私,生活也逐漸忙碌起來,面對有多無少的旅遊、飲食文章草稿,恐怕網誌只能以龜速更新了。

也先來一篇印象平平、唔寫就會石沉大海的飲食分享吧。這頓 lunch with me, myself and I,已是 2 月中旬的事了。

始終是在工作天獨自前來,我又不是「老闆級」人馬,受時間所限是無可避免,自然只選了「方便」一點的 3-course set lunch (HKD88)。


看見 4 選 1 的前菜當中有一味魚凍,英文竟譯作 "Cold Fish"!?正在搔爆頭之際,卻在 à la  carte 餐牌看見另一譯本 "fish roe, shredded fish and coriander in an oriental jelly",那就放心一試好了。說穿了,其實就是鎮江肴肉的「魚肉」版本啦,橙色的是不知名魚籽 (?),味道淡麗,質感帶點爽脆;中間碎濕濕一點的是魚肉,吃起來偏乾身嚡身,味道有點像鯖魚,其實是甚麼來的?底層的則是清湯啫喱,清甜中帶點芫茜的香氣,是清新又頗有特式的「漱口」菜式,幾好吃。旁邊的醬料是日式醬油及牙膏わさび,配魚凍同吃效果也不差,然而,總覺得蘸鎭江醋會更好吃,或許是受它的「疑似鎮江肴肉」-ness 所影響?


是日想吃得清淡一點,「首主菜」逐點來唯一海鮮手製麵。「海鮮」是魷魚、蝦球及魚肉,印象中魷魚是爽口而味淡的,蝦球脆口卻帶腥味,魚肉則是滑溜而帶「噏」味的,絕對是水準以下。麵條也令人失望,吃起來韌度一般,不像是手拉麵啦?還好湯底隱約帶火腿的香氣,多喝兩口也不口渴,相信 MSG 不多吧。


「次主菜」是點心類,選的則是兩隻蒸鮮蝦豆苗餃。餃皮厚度可以接受,吃起來卻略為實淨了一點;內餡的「鮮蝦」卻是蝦膠碎屑,味道也不甚新鮮,還好豆苗份量勁多;吃著吃著,餡料卻竟隱約透出辛辣味,不太喜歡。與餃子同 serve 的還有下了生蒜的鎮江醋,蘸之固然變得重口味,然而,算是為味道一般的餃子發揮「遮瑕」作用吧。


食物很一般,跟餐的香片茶卻是出奇的好,嗅起來清香非常,入口甘而不澀,加上愈喝愈有味,是意料之外的討好。


埋單 HKD97,留下了頗為「唐人街」的印象,相信不會再來。

味道:2.5/5
環境:3.5/5
服務:3/5

The Monogamous Chinese(唯一軒)

中環半山堅道 59 號地
http://themonogamous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