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9 April 2025

池裡無魚蝦自大;咁魚仔又點計?@ Arthur Hooper's

2025-1-7

是晚要獨自「上班」去而無時間煮飯,大蝗蟲逐提議不如他出來陪我吃啦,那當然又是繼續去彼此的「中間點」London Bridge 集合,嘿嘿。首選 Berenjak 已無得訂位,而最後轉戰 Arthur Hooper's 吃地中海式小碟,則純粹因為它營業至 11 時,可以不太趕急慢慢坐、慢慢吃而已。

二人點了一客麵包及兩款小碟分享,主菜則各有各吃。

人在地中海式餐廳,麵包是 Mediterranean pitta bread, hummus (GBP4) 也當然不足為奇了。鷹嘴豆茸做得很幼滑,賣相帶微橙橙紅紅,吃下帶 toasty 甘香,是把鷹嘴豆炒/烤過才拿去磨/打成茸嗎?彼得包是否店家製不得而知,但反正輕盈得來帶點嚼勁,幾好吃就是了。

第一味 small plate 是 whipped feta, roasted Jerusalem artichoke, hazelnuts (GBP13)。先吃面頭的烤菊芋,質地溏心、半爽口,介乎山芋與熟的薯仔之間,味道則是一貫的 earthy 甘甜。碟底白白的 feta 羊芝士打發至輕巧、滑溜,自身的 crumbly 質地消失了,但其鹹味及乳酪式酸味絲毫不減,不錯嘛!散落四周的烤榛子很脆、很香口,亦沒坊間常見油溢的問題,比預期好。每一範𤴆其實也交足功課,惟我覺得食材比例有點失衡,菊芋份量遠多於羊芝士耶。

另一味是 cured mackerel, beetroot, horseradish (GBP12)。本來以為會是生醃或是接近しめ鯖的格式,上檯方知原來是熟的,抑或其實是火炙過度令魚肉也燒熟了?無從考究啦,總之我吃完覺得肉有點柴又有點腥,不太好吃就是了。旁邊有紅菜頭、青蘋果及 radish,作為沙律式配菜而言酸味略為不足,相信是因為當中青蘋果切得偏細粒,比例上亦不多吧。嗯,not too impressed 的一味。

主食選了 cod, celeriac, leeks, mussels (GBP21),鱈魚柳很厚肉耶!可惜的是魚皮是不脆的,但肉質結實不硬,下鹽剛好,還隱約帶白胡椒的辛香,調味也不錯。配角卻比主角更出色,(1) 藍青口全數又肥又鮮甜,(2) 碟底的西芹頭茸與大蔥湯汁甚至是搶晒 fo,超甜美細膩的!正!

大蝗蟲的 onglet steak, kale, chilli, tahini, roasted garlic aioli (GBP24) 落單時要求了 medium rare,上檯卻像 medium 多一略,幸而吃下不失軟嫩、肉香,只是下鹽略為太輕手;面頭的蒜味蛋黃醬頓成了救星,蒜香超強真的很對味啊。配菜以羽衣甘藍為主,吃下竟有兩種不同的口感,大片的葉較有嚼勁,較細小、深色的則香口如乾炒/烘烤/「氣炸」過的羽衣甘藍脆片 (kale crisps / chips),有趣。

酒我們喝了三款,分別是 (1) 西班牙產紅、白酒 Gomez Cruzado Rioja Crianza 2021 (125mL GBP10) 及 (2) Torroxal Albariño DO Rias Baixas 2023 (125mL GBP9.9) 各一杯,以及 (3) 下圖 Piedmont 產白酒 Tenuta Santa Seraffa Gavi di Gavi 2023 (carafe 375mL GBP24.5)。嗅起來盡是番石榴般的氣味,喝下卻是蜜桃汁的味道,很易入口,同時從一而終沒啥變化,當鱈魚配酒也麻麻哋夾。

清掉主菜後其實都飽了,卻不知為何很想喫甜,恰巧甜品餐牌有一欄 dessert cocktails,結果又半鬧著玩的點了 Tiramisu Martini - tiramisu & cream liqueur, vodka, espresso (GBP14),沒想到面頭泡沫搖得超超滑溜,味道集 espresso 濃香、mascarpone 軟芝士 creamy 感及蛋黃甜香於一身,真的 100% 是「液體狀 tiramisu」來的!杯邊的 Savioardi 餅乾則輕巧、帶脆但超乾涸,不過反正明顯是用來裝飾的,是但啦,哈哈。至於大蝗蟲的 Krohn Tawny Port (50mL GBP5) 與一份 Fourme d'Ambert (GBP6),後者我忘了拍照,但砵酒與芝士從來是天作之合,是日法國藍紋牛奶芝士鹹而不辛辣,tawny 砵酒帶「提子乾」式甜味及紹酒般的香氣,自然又是無得輸的配搭了

埋單每人 GBP80.66,吃完印象不差(註:亦絕對不是「遊客陷阱」!),性價比倒是「尚可」而已 — 或許因為 London Bridge 一帶實在是太多更更好吃的選擇,所以這裡給比下去吧?我亦不算很有興趣再來嚕。

味道:3.25/5
環境:3.5/5
服務:4/5

Arthur Hooper's
8 Stoney Street, London Bridge, London SE1 9AA, United Kingdom

Wednesday, 2 April 2025

愛與和平飯店 @ Ishtar

2025-1-30

「工作」項目埋尾又是在外面吃埋飯才回家當是小小慶祝活動的時候,而是日回歸 Marylebone「辦公室」嘛,Baker Street、Bond Street 兩大車站附近當然不愁無嘢食,最後訂了地中海/土耳其餐廳 Ishtar 一試。

萬綠叢中選了這點紅嘛,當然又是我的 cheap 精性格作祟啦 — 餐廳訂檯網站 The Fork 做緊 20% off à la carte food 推廣優惠是也。
(2025 年 1 月 30 日截圖)

9 時多入座餓得快要瘋了,惟時間始終有點晚,二人還是開支酒、再分享 Let's Begin With 及主菜各兩款吧。

點菜後店方端出 on the house 的 bread, hummus & olives,我也依舊只吃前兩者,哈。鷹嘴豆茸質地有點「粗粒」,但不影響鷹嘴豆淡雅、細膩味道的發揮;而麵包拿上手仍然暖烘烘的,吃下外鬆脆、內軟熟,交足功課啊。

頭盤 #1 sigara boregi - pastries made of a thin flaky phyllo dough filled with spinach & feta cheese (GBP9) 是「春卷」,外層 filo 皮輕巧、鬆脆又沒多餘油份,內餡 feta 芝士鹹中帶微乳酸感,配以軟嫩的菠菜,基本上沒有難吃的理由。旁邊的甜酸沾醬蠻有泰式蘸雞用那些 sweet chilli sauce 的影子,配春卷同吃倒又平衡了芝士的膩感,效果不錯。

頭盤 #2 deniz taragi - pan-fried juicy sea scallops bedded with sautéed spinach & wild mushroom (GBP20) 是煎帶子,一客三隻全數面層 brown 得漂亮、香口,中間溏心、鮮甜,完美火喉耶!配菜則華麗轉身變成烤蘆筍及小蕃茄,完全不是菜名所述的「炒菠菜」及「野菌」,幸而也丁點不 hea,橙黃色的車厘茄又甜又多汁,蘆筍吃下既清甜無渣,又有炭烤過的香味,掂呀。

主食點了 tavuk sheesh - skewered cubes of chicken marinated with lime, garlic & red pepper puree (GBP24)。從不愛雞胸,但這裡的做得水嫩不乾柴,醃料也香濃而層次豐富,空口吃又得,配旁邊的蒜香乳酪沾醬亦得,得咗~

大蝗蟲的 kuzu pirzola - lamb chops perfectly seasoned with rosemary, basil, thyme, salt & pepper (GBP30) 百分百做到了我們要求的 medium rare,惟我覺得調味有點 under-,尤其綠綠的青醬(註:不是 pesto)也是下鹽輕手類別。碟底還有黃黃的 purée,只是我嗒極也嚐不出到底是啥而已,嗯。

至於追加當配菜的 hand cut chips (GBP6),(1) 入口超超燙,(2) 吃下又不油膩 值得一讚,但真的不夠脆耶,僅有的脆度也並不持久,不是 我杯茶 我條 chip 了

Cherry tomato salad 是店方贈送的,這個竟算得上驚艷!圓滾滾的雙色車厘茄爽口新鮮,伴以酸酸的 vinaigrette 後更顯得超超超甜,再由蕃荽碎、刁草碎、紫洋蔥 etc 提辛,美味哉!

餐酒我們開了土耳其產紅酒 Kayra Kalecik Karasi 2022 (bottle GBP42)。入口酒體輕身,單寧柔和 (soft tannins),味道則以「黑加侖子果醬」感為主,花香為副;喝了半瓶後,卻又不知怎的浮現出像 Pinot Noir 那類「莓果」感,不論就咁飲還是當羊架的配酒同樣討好。作為零售價只賣 10 幾 20 鎊一瓶的紅酒,真心無投訴了。

埋單每人 GBP73.69,最後餐廳忘了給我們 8 折,但酒、菜、服務俱佳,店方還招待了超棒的車厘茄沙律,在所有嘢也都超乎預期的情況下,我們也索性唔 claim 優惠了。眼利的大家或許留意到這裡與附近另一家地中海/土耳其餐廳 Mielo 相似度差不多有 95%,但我覺得這裡贏不只一個馬鼻,可以一試啊。

味道:3.75/5
環境:3.5/5
服務:4.5/5

Ishtar
10-12 Crawford Street, Marylebone, London W1U 6AZ, United Kingdom

Monday, 31 March 2025

等價交換又如何?@ Trade

2025-3-23

是日回「公司」在 City 的「總部」「打大佬」,「中場休息」遇著放飯時間,奈何星期日是 City 不少餐廳的定休日,我又不想走太遠往 Shoreditch 還是甚麼的;兜兜轉轉,最後倒是決定「是 L 但啦,總之有咖啡飲就得了」而去了 Old Street 那邊的 Trade 吃早午餐式食物

先來 flat white (GBP3.6)。入口熱度剛好,奶泡綿密、順滑,咖啡底倒是略帶苦味,但撇除這一點的話也嚐到 nutty 香 — 嗯,算是「好過無」的水平吧

正餐選了 Trademark Sandwiches 欄下的 Cuban Club - smoked turkey, ham, Swiss cheese, cranberry jam, Trade sauce, lettuce on brioche (GBP13)。以為麵包會是「多士」用、正方形那些 brioche,上檯的卻是圓形、「漢堡包」用那些 brioche buns;吃下帶微甜,惟質地算不上鬆軟,更絕非外鬆脆、內軟熟類別,印象一般。另,三文治本身「層層疊」得有點高,基本上無法像吃漢堡般大口咬下,我也索性把三文治「解体」,然後盡量使每一口也有齊所有嘢好了。說回餡料,(1) butterhead 生菜軟熟輕柔,(2) 燻火雞肉燻味夠香,(3) 火腿厚切不乾柴,(4) 「瑞士芝士」味道頗像 Gruyère 的,嚐到丁點兒 funk 更是不錯的驚喜。醬料嘛,(1) "Trade sauce" 頗像加辣版的漢堡醬,(2) 蔓越莓果醬口味屬少酸大甜,份量也得宜;而或許因為火雞肉」與蔓越莓醬」並存,我覺得加起來效果甚有聖誕節 feel 喎,哈哈。

大蝗蟲的是 Pastrami Benedict - house smoked pastrami, poached eggs, hollandaise on a toasted cholla roll (GBP14.5)。煙燻鹽醃牛肉煙燻味不錯,但也真的太乾了一點,不太好吃。Hollandaise 醬汁更算得上騎呢,入口先無味、後隱透淡淡奶類製品/牛油般的味道,質地卻又細滑得來有 body — 嗯,是製作 hollandaise 時忘了下檸檬汁又沒經調味的「半成品」嗎?吃到懷疑人生。

埋單每人 GBP19.57,不算太貴,吃完結論是「不差」,但也真的頗 forgettable — 而且若要等位超過 5 分鐘才得以入座的話,我就一定轉身就走了。

味道:3.25/5
環境:3.5/5
服務:4/5

Trade @ Old Street
Unit 4, 160 Old Street, City of London EC1V 9BW, United Kingdom

Thursday, 20 March 2025

驚喜蓮蓮 @ Lilienblum

2024-12-3

又有「工作」項目即將埋尾,又意味著又又又要跑一趟 Old Street 車站一帶「先『上班』、後吃飯」,惟小小一單嘢不算是甚麼啦,大夥兒埋位後基本上櫈都未坐暖便已搞掂走人了。不過嘛,亦因如此,兩口子訂了位吃 Lilienblum 比予約時間早了 1 小時到達,幸而餐廳當時明明也有 70% 滿座,對我們早咁 L 多出現不但沒拒諸門外,還立即為我們安排入座 — 謝啊!
(攝於 2024 年 8 月中旬)

8 月中旬至今只來過三次,卻剛好夏、秋、冬天三個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的季節餐牌也都吃了一遍,蠻有意思啊。

下圖是秋天來吃過的菜式,不過今次不談啦。
wild forest gnocchi (GBP32)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red hot chraime 配 tomato flatbread (GBP38)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pepper steak (GBP49)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印象中這裡有一道很出色的烤焗紅菜頭菜式,是晚餐牌上看到 crapaudine beetroot (GBP12),當然又沒錯過了。烤紅菜頭吃下依舊是 earthy 而不腥,且深沉、濃厚的甘甜,與面頭賣相如雪花、味帶辣勁的 horseradish 辣根碎屑,還有碟邊像走甜打發忌廉的奶白色泡沫 也都超夾的,正。

Lamb fillet tartar on challa (GBP23) 就是生牛肉他他的羊肉版本,切得超細緻的!吃下 chunky 而鬆化,口感是對辦的。調味嘛,我覺得整體而言有點鹹,但來自辣汁的微 kick 甚得我心,而醃漬蛋黃雖呈溏心狀,倒也提供不錯的 gooeyness;配上烤至微焦、質地帶「海綿」感又令人想起 focaccia 的猶太式哈拉包,仍吃得滿意啊。

主食選了有興趣已久的 hand chopped lamb ragu pappardelle (GBP27)。寬意粉比預期厚身,幸而吃下 al dente 而不會粉雷,但這一味的主角明顯是羊肉醬啦 — 羊味超香、濃的(註:這不是羶味!這不是羶味!這不是羶味!),吃著吃著又隱帶鼠尾草的辛香,正呀喂~

無牛不歡的大蝗蟲(果然)點了 bavette steak resting on beetroot perfume (GBP27)。要求的 medium rare 店方做到了,空口吃下我倒覺得可多下一點鹽;碟底的紅菜頭泡沫汁卻是敗筆之作,入口先覺太甜、且甜得太詭異,繼而是陣陣泥味,而且與 crapaudine beetroot 頭盤的 earthy 甜味完全兩個世界,媽呀搞唔掂矣!綠色的點子不知是啥,吃下頗辣的,是青辣椒的椒醬嗎?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與紅菜頭泡沫汁同吃,後者的泥味竟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 嗯,耐人尋味。

我們一個吃牛,一個吃肉醬,自行配酒逐選了紅酒 Recanati Yasmin Red 2023 (bottle GBP42)。對中東的葡萄酒一無所知(註:so far 我只喝過黎巴嫩的紅酒),這瓶產自以色列北部 Galilee 的紅酒卻用上 Petite Syrah 與 Cabernet Sauvignon「波爾多」葡萄品種釀製,喝下果然熟口熟面的感覺 — 酒體重身味道盡是黑椒、布冧及深色車厘子 feel,細嚐又好像帶點多香 (allspice) 般的辛味,與羊肉醬更是絕配,驚喜啊!在餐廳開只是 40 多鎊一瓶,蠻抵玩耶。

甜品一律 GBP10,是晚難得時間、胃納兼備,又點了兩款試試。我的 tatami 賣相與意大利人的 tiramisu 達 95% 相似,咖啡 mousse 也輕柔、鬆泡,只是以色列版本並沒酒精成份,「餅乾」層像維多利亞海綿蛋糕多於手指餅啦。大蝗蟲的 Basque cheesecake 也做得很好,超超輕巧、軟滑的,芝味卻特濃,還有面頭烤至微焦後深沉、濃厚的 "roastiness",美味。

埋單每人 GBP84.94,仍然大滿足啊。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味道:4.25/5
環境:4/5
服務:5/5

Lilienblum
80 City Road, London EC1Y 2BJ, United Kingdom

Tuesday, 18 March 2025

我們的自家出品 -- Baba Ghanoush 中東式茄子茸沾醬

曾經有人問我,在英倫外食有無邊啲嘢是「香港無」或是「一定好過喺香港食」的選擇?我二話不說便答:「中東/地中海菜!」另外,由於英國是種族、文化多元的地方,即使不倚賴食材購物網站也基本上乜都買得到,我甚至連在家自煮也會吃中東/地中海式食物 — 弄個青瓜乳酪 (tzatziki)鱈魚子抹醬 (taramasalata) 或是 茄子茸沾醬 (بابا غنوج / baba ghanoush)買些彼得包 (pitta) 丟進多士爐烘熱、烘脆配之,便已是見得人有餘的頭盤了,呵呵。

製作二人份的 meze,茄子 1 隻 我用最普遍、像日本「米茄子」肥騰騰品種;不過當然用長身的亞洲品種亦無不可。

茄子洗淨、切半 後在 切口的一方掃點橄欖油

傳統做法是把茄子放到 BBQ 爐上炭烤,取其微焦/煙燻香味,但我住 apartment,且煮食爐是電磁爐,沒法明火煮食下也只能用 焗爐 啦。茄子切口方向下焗盤,放入預熱至 220°C 焗爐30 分鐘。

30 分鐘後,茄子肉應已變得 軟扒扒 又 略焦

挖出軟扒扒茄子肉,但期間 不要把掉的部分完全丟棄少量燶邊可為最終結果增添香味層次耶。剩下的茄子皮則可扔掉,不過我倒喜歡留起一半,上碟時拿來當「容器」,嘿嘿。 

茄子肉搗爛成茸

另準備 新鮮檸檬中東白芝麻醬 (tahini)(註:不能以日式ごまだれ/中式芝麻醬 替代!完全唔同味的!)孜然 (cumin) 粉蒜頭初榨橄欖油

蒜瓣 兩、三粒 加入 鹽 2/3 茶匙 一起搗/磨/打爛成  (paste)

把 茄子鮮榨檸檬汁 20mL白芝麻醬 2.5 湯匙孜然粉 1/4 茶匙 及 初榨橄欖油 2.5 茶匙 攪拌均勻

撒點 煙燻紅椒粉 (smoked paprika)蕃荽 parsley,再加 幾滴初榨橄欖油 便成 — 對啦,完成品賣相的確有點像嘔吐物,所以我說一定把茄子皮留起當容器,把沾醬舀回一併上檯囉,呵呵。 

烘三數件彼得包,食得!沾醬室溫、冷吃皆宜,味道以茄子的天然微甜為主,蒜泥香為副,tahini、橄欖油提供油滑之同時吃下不油不膩,滿足です〜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