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October 2020

有料,何需扮四條?@ 四爺車仔麵專門店 (ft. Crew)

2020-10-16

是咁的,日前與朋友 J 聚舊時講起「麵尊」,自此兩、三星期以來我便一直想吃 車仔麵,可惜西環兩間我最喜愛的車仔麵店(一間味匠堅尼地城西營盤則是高街麵霸已先後關門大吉,中、上環一帶又沒啥有興趣吃或再吃的店,想試新嘢嘛,看來非去遠一點不可了吧。先在飲食網站搜尋 灣仔 有啥車仔麵店,再把吸引的店用 Wolipay「過濾」一次,最後 bookmark 了兩間麵店;是日就先試 四爺

車仔麵 
三餸起餐牌選擇看似花多眼亂,對一心想盡量多試幾樣的我而言卻不怎難選 — (1) 6 款湯底當中只有一款有代表招牌菜的「星星」標記;(2)麻辣」與「咖喱」餸料總是「老是常出現」,也就是說每樣揀一款便可試到 2 out of 4 款醬汁了 (3) 第三款餸嘛,再選一款「打了星」的就得了。得咗!

湯底 (HKD28) 選了 四爺秘製芫荽皮蛋湯味道卻豬骨湯多一點,而面頭放了少量芫荽、皮蛋,前者更是生的,吃起來仍帶硬身,而且超大味,不懂欣賞。嗯,還期望會喝到華嫂或是家庭式滾埋一堆那種滾湯添,早知選牛骨湯算啦。

餸料方面,清甜蘿蔔 (HKD10) 的確清甜無渣,真可惜只有三件啊,嘿嘿。其餘兩款是分開上的(註:不想分開上的話,自行在落單紙上剔選「餸料毋需分碟上」吧),先吃 咖喱牛筋腩 (HKD15):筋、腩比例是 1:2,牛筋 屬「とろとろ」又軟滑無比,牛腩 則是以瘦腩為主,但也實在太瘦了一點,咬下雖不乾,也不難 shred 成肉絲,但這些肉絲也不腍,腩比筋多著實可惜。咖喱汁 味道大概是泰式黃咖喱及馬來西亞式咖喱的 hybrid 吧,辣度比預期輕,但醬汁丁點不稀,也有椰奶香味,幾好吃 — 不過嘛,若你 look for 的是咖喱魚蛋那種港式油咖喱的話,這個就未必是你杯茶了

第三款餸選了 麻辣豬大腸 (HKD15),得到的是大量紅噹噹醬汁及 7、8 件腸頭,睇個樣都覺得邪惡!麻辣醬屬中麻、小辣,大腸頭質地 Q 軟而不爛,有咬口而不韌,洗得乾淨不羶臭,加上吸滿了惹味的麻辣汁,非常好吃耶!不過嘛,由於腸內肥膏都幾多吓,結果吃了 3、4 件已覺得有點膩,要自行「去肥」;此外,由於大腸亦實在「太入味」,吃至第 5 件已覺得好 L 鹹,只好把最後兩、三件放進湯裡浸一浸,當是過一過水 — 反正都不打算把湯喝光的啦,哈。

麵底選 菠菜麵 純粹因為這是一般車仔麵店不會供應的麵款,好像較有特色 etc,而 tagliatelle 般粗的麵條咬下質地頗 Q 韌,吃至最後也沒發脹或變腍變糊,也算是這樣。那菠菜味呢?其實沒期望會嚐到濃濃菠菜味,但反正麵條已做成綠綠的模樣啦,吃罷起碼感覺良好,哈哈。

餐飲隨便選了 熱奶茶,質地薄身,茶味濃重但茶 blend 味道不行,喝下澀澀的,喝罷更是嚡口嚡脷,令人想起打鑼打鼓說要「放棄年輕人」那品牌的連鎖快餐店的出品,打冷顫也;不過嘛,反正是送的,算啦。

食物中上,配套也不錯,
店員們禮貌周周,店內更是乾淨、光猛又有梳化椅坐,環境比一般車仔麵店不知好出多少倍啊。

埋單 HKD68,車仔麵而言
不算便宜,吃完 絕不是「食碗頹麵」的感覺,且真的超飽耶,是一試無妨的用心小店啊。
味道:3.75/5
環境:4/5
服務:3.5/5

四爺車仔麵專門店
灣仔莊士敦道 25-33 號長康大廈地下 D 號舖
------------------



吃完麵,當然又是咖啡時間了。高水準的精品咖啡在灣仔多不勝數,是日目標卻只有一個 — 新店 Crew 是也!

車仔麵已吃很飽,是日卻又想喝奶啡,piccolo (HKD35) 自然是最佳選擇,而咖啡師問我「要 nutty 定 fruity」,我也當然選前者了。入口細滑,nutty blend 的 espresso 底有齊拖肥糖、榛子及朱古力的味道,而雖然奶味沒預期輕,感覺上像小型 flat white 多於 piccolo,但也好喝啊。

店內地方狹小,
只有最多只容得下兩個人的一張 bench;店子隔鄰卻正好有個小型休憩處,是日 for here 喝咖啡的其他人幾乎全數坐晒出去打卡,結果做就了店內立ち飲み反而大把空間呢
味道:4/5
環境:3/5
服務:3/5

Crew
灣仔皇后大道東 156-164 號安興大廈地下 9A 號舖

Tuesday 27 October 2020

l'elisir per lo stomaco @ Münchies (ft. elixir)

2020-10-10

週末大蝗蟲說要到九如坊處理瑣事,出開去順便到恒生附近買點東西當然又是順道在附近吃埋午餐吧。兩口子已不知多久沒一起外食了(註:平日午餐固然各有各吃,晚上則總是留家自煮,剩下的假日 brunch 嘛,宅宅的我們其實也大多在家煮個麵、灼幾粒丸便是一餐呢,對熙來攘往的中、上環有啥好吃得來不會 break the bank 的食店也漸漸脫節;幸而近日剛好在 IG 收到風,蓮香樓附近有間新店 Münchies主打邪惡到爆的炸雞三文治,同時卻又兼買清新健康的飲品("guilt-free drinks with guilty munchies" 是也),在飲食網站看過餐牌也很是吸引;結果又熱氣食物,哈哈。

Combo B - chicken sando + waffle fries + drink (HKD98) 是這裡最豐富又最吸引的選擇,店方還說跟餐的薯格可加錢轉吃其他嘢云云 — 正呀喂!我正想吃雞翼耶

先談飲品,大蝗蟲的 hibiscus oolong(單點價 HKD32)酸甜、茶香兼備,我的 hibiscus lemonade(單點價 HKD34)則更酸,喝罷感覺也更清爽,正!

炸雞三文治選了 Sweet Buffalo - sorta spicy but somehow sweet at the same time(單點價 HKD68)口味。

Sweet Buffalo 醬汁是酸酸甜甜而不辣的,帶點美式 BBQ 醬的影子之餘,也令人想起吃泰國菜會用來蘸蝦餅的 sweet chilli dip,是平易近人又幾討好的味道;而炸雞嘛,「吉列」麵衣不會厚厚的,也鬆脆不油,內裡的雞髀扒更是超嫩滑多汁,一絕也Brioche 包身也滿滿牛油香又微甜,還有乾身爽口的椰菜絲減低膩感,超好吃 der~

同行大蝗蟲不吃辣,開心 share 的 炸雞翼 選了 Southern - that classic chicken flavour(單點價 HKD35)口味。一客 5 隻賣相看似甩皮甩骨,咬下卻又是上品 — 肉超嫩滑多汁,炸漿薄而鬆脆,味道則有點像 cajun spice,既辛香又惹味,正!

下圖則是大蝗蟲的 truffle mayo - who doesn't like truffles?(單點價 HKD76)炸雞三文治及 waffle fries。前者黑松露 mayo 香濃無比,薯格也外脆、內鬆泡,夠鹹 又滿滿 paprika 的辛香,而吃至最後那 3、4 件,明明已因為放涼得七七八八導致薯肉變「粉」實,吃下卻又脆又沒油膩感!邪惡至極的說!

埋單每人約 HKD105,for 這種食物而言其實不是便宜的消費,但真的超
好吃耶,必會再來啊。
味道:5/5
環境:3/5
服務:4/5

Münchies
中環結志街 39-49 號新中環大廈地下 G 號舖
------------------



吃過午餐後,九如坊的 appointment 仍未夠鐘,大蝗蟲逐說不如先坐下來喝杯咖啡,好過 on99 在街上呆等啦,九如坊附近不是有間 NOC 嗎云云 — erm,但歌賦街嗰間 NOC 執咗喇喎?不如去 elixir 啦,人在九如坊,穿過勝香園沿樓梯直上,兩步路便到呢。

猶記得以前銅鑼灣的 Elixir 是「寄居」服裝店 Still House 內的咖啡角落,室內、外座位怎麼數加埋也不夠 10 個,而今時今日搬到中環去,空間則寬敞、舒適多了。

印象中銅鑼灣年代的 flat white 不錯,惟午餐已吃超飽,是日完全不想喝奶,還是來一杯 iced Americano (HKD35) 好了。面頭仍帶點 espresso 那層油 (crema),感覺上像 long black 多一點,但反正喝起來超冰凍又頗 fruity 的,也喜歡啦。大蝗蟲的 flat white (HKD40) 嘛,最終我還是呷了一口,小試的結論是拖肥、呍呢嗱般的 aftertaste,然而或許因為完全不想喝奶的緣故吧,對我而言奶味太重啦,哈哈。 

味道:4/5
環境:4/5
服務:3/5

elixir
中環美輪街 9 號地舖

Thursday 22 October 2020

半山,所以高人一等?@ Poise Coffee

2020-9-14

朋友 P 由細玩到大的好友多年來她卻總是超客氣的,每次去旅行總會買嘢給我,而明明我已不太慶祝生日的了,她仍說要請我吃生日飯,如果我唔介意的話,不如選一間我想去的 西營盤 餐廳吖,適逢同為「西柚」的她正在 WFH 云云,我也當然沒異議了。總覺得與她見面不能沒咖啡,然而沒理由要她陪我「先麵後啡」那麼趕又有點頹吧?還是建咖啡店吃 light lunch 好了,反正我一直在找藉口試試聖士提反附近那間 Poise Coffee 啊,哈哈。

咖啡店位置有點吊腳,地址雖為「聖士提反里」,但其實入口在 巴丙頓道從般咸道出發的話,須拐個彎前往下圖綠色箭嘴那條街(即係巴丙頓道),再向上走大概 50m 才會見到白雪雪的門面。嗯,我也只是因為次往 C 家作客路經此地,才會知道它的存在呢。

咖啡點了 flat white (HKD40),入口是熱得來啱飲的溫度,質感細滑,espresso 底則相信用了蠻深炒的豆吧?喝起來不覺莓酸,但有朱古力、榛子般的香味,醇厚、不稀,奶味也剛好,不錯啊。

主食則是 
avocado & chicken thick toast (HKD88)。切片牛油果份量 decent,而且
全數「完熟」,簡單下鹽、黑胡椒調味,吃起來真的是豐腴甘香、「牛油」般的口感,正!Thick toast 則是「棺材板」格式的多士盒,薄薄的「上蓋」頗鬆脆,可惜下半「盒子」有點乾硬;內裡像是忌廉汁雞肉,算不上嫩滑但也不乾柴,味道很 herby 呢,是百里香嗎?旁邊的沙律菜也算新鮮,鹽、EVOO 的簡單調味既充足也均勻,感覺頗用心的。

也試了一點點朋友的 
smoked salmon toast (HKD68),吃罷結論是 (1) sourdough 多士既香且脆,(2) 煙三文魚用料更是不錯,吃起來不會太鹹,煙燻味也恰到好處,小試牛刀印象也不錯。

謝謝朋友陪我試新店兼作東啊!雖然我覺得在 café 每人百幾蚊埋單但吃完好似無吃(註:來吃這一天,我已不是特別肚餓的了)實在有點貴,但食物、環境俱不錯,人在附近又「好有 budget」的話,可以一試的。
味道:3.5/5
環境:4/5
服務:3.5/5

Poise Coffee
西營盤半山聖士提反里 1-2 號金鳳閣地下 3 號舖(入口在巴丙頓道)

Tuesday 20 October 2020

go noodz or go home @ GO 熊小館 (ft. 佬啡)

每隔一、兩星期便要到正街買東西,而每次順道在那邊午餐嘛,當然十居其九又是 100 蚊以內搞得掂的「先麵後啡」吧。而最近兩、三次都是郵局附近的 GO 熊小館 吃台灣麵,剛好把最有興趣的款式都吃了一遍,嘿嘿。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牛肚牛腩湯麵 (HKD60):湯底叫「藥膳牛骨湯」,顏色深褐但不 murky,喝下有著滿滿滷水香料的辛味,也有牛骨湯獨有的鮮香;雖不算很深沉醇厚,但也頗有層次,蠻喜歡的。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麵條據悉是 台式油麵,大鄉里的我還不以為然,咬下方知是好嘢來的 — 質感 Q 彈煙韌而不會黐牙(註:對我而言,意大利人吃 pasta 那種 al dente 並不適用於中式麵食),甚至令人想起屈地街後欄那檔つけ麺的鮮製麵條呢,超喜歡的說!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牛腩 兩大件,兩件都是肥還肥、瘦還瘦的,幸而瘦肉也鬆化軟熟不乾柴,肉味也不差,比預期好吃。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牛肚 則有 4 件,得非常入味,質地軟熟但不霉爛,帶咬口而不韌,比牛腩好吃啊。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牛肉麵往往是我第一次光顧一家台式餐廳的首選,但數「第二」嘛,就一定是鹽酥雞及/或滷肉飯了。這裡的主食並沒飯類供應,那吃 鹽酥雞撈麵 (HKD60) 吧。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帳單上寫著 撈麵 「醬油撈麵麵條與上文提及的台式油麵不同,賣相有點像日式拉麵,質感更是煙韌無比,喜歡啊!可惜拌麵汁就不是我杯茶了 — 說是「醬油」,但 醬瓜也下得太狠了吧,把所有嘢拌勻來吃,基本上就只吃到 pickle juice 的酸味;再配以超嚡的肉碎,恕我不懂欣賞了。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旁邊另上的 鹽酥雞 嘛,地瓜粉麵衣是鬆脆的,入口夠鹹且盡是滿滿五香粉的香味,調味也對辦;雞胸肉卻實在不敢恭維,8 out of 8 都像湯渣般又乾又嚡,媽呀!好難啃呀喂!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而由於撈麵不是我杯茶,香酥排骨 還是配回 湯麵 (HKD55) 吧,順便試埋 蕃茄湯 (+HKD6),嘿嘿。可惜的是,蕃茄湯 顏色嫣紅有餘,喝下倒是幾淡的,基本上只嚐到丁丁丁丁點新鮮蕃茄的酸香 — 好聽一點或許可叫「健康/家常」,on absolute terms 卻比我在家亂亂做的還差得遠,太薄、太乏味了,完全不值 +HKD6 。嗯,又或者咁講吧:不用茄膏或罐頭蕃茄是值得欣賞的事,但 in such event 我覺得 這鍋蕃茄湯起碼需多下一倍份量的蕃茄啊
(攝於 2020 年 10 月中旬)

麵條 賣相有點像上海麵,也有點像關廟細麵,吃起來 Q 韌有彈性,依舊高水準啊!真可惜湯底不夠好,carry 唔到耶
(攝於 2020 年 10 月中旬)

旁邊另上的 香酥排骨 也好吃 —排骨」帶骨豬扒,地瓜粉麵衣雖不算薄又有點「剝落」,吃起來倒是炸得酥脆不油膩,內裡帶點肥脂的豬肉更是超嫩多汁;加上鹽、五香粉調味充足,香的,好吃啊!與乾柴烈火的鹽酥雞比較,完全是高幾班之作,好此道者,值得一試啊。
(攝於 2020 年 10 月中旬)

飲品嘛,在 凍冬瓜茶(單點麵食 +HKD8)上檯時摸摸杯子,杯子卻冰凍的,心已涼了半截,喝下也果然不夠凍,媽呀!味道方面,冬瓜的味道是有的,甜度也不高,但也實在太稀了一點;喝了三份一杯、冰塊溶掉後也終於夠凍了,但同時也愈喝愈淡,唉。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凍珍珠奶茶(午市套餐 +HKD5)入口夠夠哋凍(註:只是「夠夠哋」,仍不是「冰凍」),頗甜的,有 darjeeling 般的茶香,但也非常稀,唉;杯底的珍珠是煙韌的,吃起來卻是無味的,明顯又是搓好、煮熟後沒用黑糖再略煮吧。整體而言雖比冬瓜茶好,不過仍屬「可以不試」了。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還有 凍洛神花茶(午市套餐 +HKD5),然而這個絕對是「災難級」!老式茶餐廳「菠蘿冰」/「雜果冰」般的賣相已把我嚇得半死(註:我認識的洛神花茶是紫紅色、像利賓納般的模樣,在台灣喝過的都係咁樣!),喝起來則完全是紅石榴糖漿 (grenadine) 的味道,超超超甜,還帶假假的花香,aftertaste 甚至有點藥水 feel,媽呀!最後嘛,我喝了五份一杯已頂唔順而放棄,真心難飲矣。
(攝於 2020 年 10 月中旬)

食物好壞參半,招呼倒是甚佳,服務生超級有禮又有求必應,而最貴的一次埋單也只是 HKD68,無疑是親民的消費,去開呢頭的話,也可以一試的;但 having said that 呢,我建議只來一碗湯麵就好,飲品真的可以慳返 — 與其在這裡 order 水準以下的凍飲,不如吃完另覓他處喝杯精品咖啡還更愜意啊。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味道:3.25/5
環境:3/5
服務:4/5

GO 熊小館 (GO Home Bistro)
西營盤薄扶林道 16 號地下 A 號舖(入口在第二街)
http://www.facebook.com/GO-熊小館-103701731411111
------------------


吃完麵想喝杯咖啡,最就腳的選擇固然是過條馬路便是那家韓店,但較早前喝過那又燙又苦澀的 latte 實在太難飲了,還是行多兩步往一街、西邊街交界的 佬啡 吧。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常規款式是 Black (HKD30) 及 White (HKD35),亦早知他們主要做外賣,所以也不介懷 piccolo latte 外賣紙杯盛載啦。奶味的確夠輕,惟 espresso 底略悶,只嚐到丁點兒烤杏仁的味道,其後便是帶點苦澀的 aftertaste,而且由頭到尾也是熱得燙嘴,不太喜歡。
(攝於 2020 年 8 月中旬)

奶啡不懂欣賞,Black (HKD30) 的 iced (+HKD5) Americano 對胃口得多 — espresso 底有烤果仁香,也有輕微莓酸,乾淨、輕巧,也夠晒冰凍,爽呀!
(攝於 2020 年 9 月下旬)

味道:2.5/5 (piccolo) / 3.5/5 (Americano)
環境:3/5
服務:4/5

佬啡 (lo.ffee)
西營盤第一街 129 號順泰大廈地下 7 號舖
http://www.facebook.com/loffeehk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