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rch 2025

等價交換又如何?@ Trade

2025-3-23

是日回「公司」在 City 的「總部」「打大佬」,「中場休息」遇著放飯時間,奈何星期日是 City 不少餐廳的定休日,我又不想走太遠往 Shoreditch 還是甚麼的;兜兜轉轉,最後倒是決定「是 L 但啦,總之有咖啡飲就得了」而去了 Old Street 那邊的 Trade 吃早午餐式食物

先來 flat white (GBP3.6)。入口熱度剛好,奶泡綿密、順滑,咖啡底倒是略帶苦味,但撇除這一點的話也嚐到 nutty 香 — 嗯,算是「好過無」的水平吧

正餐選了 Trademark Sandwiches 欄下的 Cuban Club - smoked turkey, ham, Swiss cheese, cranberry jam, Trade sauce, lettuce on brioche (GBP13)。以為麵包會是「多士」用、正方形那些 brioche,上檯的卻是圓形、「漢堡包」用那些 brioche buns;吃下帶微甜,惟質地算不上鬆軟,更絕非外鬆脆、內軟熟類別,印象一般。另,三文治本身「層層疊」得有點高,基本上無法像吃漢堡般大口咬下,我也索性把三文治「解体」,然後盡量使每一口也有齊所有嘢好了。說回餡料,(1) butterhead 生菜軟熟輕柔,(2) 燻火雞肉燻味夠香,(3) 火腿厚切不乾柴,(4) 「瑞士芝士」味道頗像 Gruyère 的,嚐到丁點兒 funk 更是不錯的驚喜。醬料嘛,(1) "Trade sauce" 頗像加辣版的漢堡醬,(2) 蔓越莓果醬口味屬少酸大甜,份量也得宜;而或許因為火雞肉」與蔓越莓醬」並存,我覺得加起來效果甚有聖誕節 feel 喎,哈哈。

大蝗蟲的是 Pastrami Benedict - house smoked pastrami, poached eggs, hollandaise on a toasted cholla roll (GBP14.5)。煙燻鹽醃牛肉煙燻味不錯,但也真的太乾了一點,不太好吃。Hollandaise 醬汁更算得上騎呢,入口先無味、後隱透淡淡奶類製品/牛油般的味道,質地卻又細滑得來有 body — 嗯,是製作 hollandaise 時忘了下檸檬汁又沒經調味的「半成品」嗎?吃到懷疑人生。

埋單每人 GBP19.57,不算太貴,吃完結論是「不差」,但也真的頗 forgettable — 而且若要等位超過 5 分鐘才得以入座的話,我就一定轉身就走了。

味道:3.25/5
環境:3.5/5
服務:4/5

Trade @ Old Street
Unit 4, 160 Old Street, City of London EC1V 9BW, United Kingdom

Thursday, 20 March 2025

驚喜蓮蓮 @ Lilienblum

2024-12-3

又有「工作」項目即將埋尾,又意味著又又又要跑一趟 Old Street 車站一帶「先『上班』、後吃飯」,惟小小一單嘢不算是甚麼啦,大夥兒埋位後基本上櫈都未坐暖便已搞掂走人了。不過嘛,亦因如此,兩口子訂了位吃 Lilienblum 比予約時間早了 1 小時到達,幸而餐廳當時明明也有 70% 滿座,對我們早咁 L 多出現不但沒拒諸門外,還立即為我們安排入座 — 謝啊!
(攝於 2024 年 8 月中旬)

8 月中旬至今只來過三次,卻剛好夏、秋、冬天三個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的季節餐牌也都吃了一遍,蠻有意思啊。

下圖是秋天來吃過的菜式,不過今次不談啦。
wild forest gnocchi (GBP32)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red hot chraime 配 tomato flatbread (GBP38)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pepper steak (GBP49)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印象中這裡有一道很出色的烤焗紅菜頭菜式,是晚餐牌上看到 crapaudine beetroot (GBP12),當然又沒錯過了。烤紅菜頭吃下依舊是 earthy 而不腥,且深沉、濃厚的甘甜,與面頭賣相如雪花、味帶辣勁的 horseradish 辣根碎屑,還有碟邊像走甜打發忌廉的奶白色泡沫 也都超夾的,正。

Lamb fillet tartar on challa (GBP23) 就是生牛肉他他的羊肉版本,切得超細緻的!吃下 chunky 而鬆化,口感是對辦的。調味嘛,我覺得整體而言有點鹹,但來自辣汁的微 kick 甚得我心,而醃漬蛋黃雖呈溏心狀,倒也提供不錯的 gooeyness;配上烤至微焦、質地帶「海綿」感又令人想起 focaccia 的猶太式哈拉包,仍吃得滿意啊。

主食選了有興趣已久的 hand chopped lamb ragu pappardelle (GBP27)。寬意粉比預期厚身,幸而吃下 al dente 而不會粉雷,但這一味的主角明顯是羊肉醬啦 — 羊味超香、濃的(註:這不是羶味!這不是羶味!這不是羶味!),吃著吃著又隱帶鼠尾草的辛香,正呀喂~

無牛不歡的大蝗蟲(果然)點了 bavette steak resting on beetroot perfume (GBP27)。要求的 medium rare 店方做到了,空口吃下我倒覺得可多下一點鹽;碟底的紅菜頭泡沫汁卻是敗筆之作,入口先覺太甜、且甜得太詭異,繼而是陣陣泥味,而且與 crapaudine beetroot 頭盤的 earthy 甜味完全兩個世界,媽呀搞唔掂矣!綠色的點子不知是啥,吃下頗辣的,是青辣椒的椒醬嗎?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與紅菜頭泡沫汁同吃,後者的泥味竟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 嗯,耐人尋味。

我們一個吃牛,一個吃肉醬,自行配酒逐選了紅酒 Recanati Yasmin Red 2023 (bottle GBP42)。對中東的葡萄酒一無所知(註:so far 我只喝過黎巴嫩的紅酒),這瓶產自以色列北部 Galilee 的紅酒卻用上 Petite Syrah 與 Cabernet Sauvignon「波爾多」葡萄品種釀製,喝下果然熟口熟面的感覺 — 酒體重身味道盡是黑椒、布冧及深色車厘子 feel,細嚐又好像帶點多香 (allspice) 般的辛味,與羊肉醬更是絕配,驚喜啊!在餐廳開只是 40 多鎊一瓶,蠻抵玩耶。

甜品一律 GBP10,是晚難得時間、胃納兼備,又點了兩款試試。我的 tatami 賣相與意大利人的 tiramisu 達 95% 相似,咖啡 mousse 也輕柔、鬆泡,只是以色列版本並沒酒精成份,「餅乾」層像維多利亞海綿蛋糕多於手指餅啦。大蝗蟲的 Basque cheesecake 也做得很好,超超輕巧、軟滑的,芝味卻特濃,還有面頭烤至微焦後深沉、濃厚的 "roastiness",美味。

埋單每人 GBP84.94,仍然大滿足啊。
(攝於 2024 年 10 月底)

味道:4.25/5
環境:4/5
服務:5/5

Lilienblum
80 City Road, London EC1Y 2BJ, United Kingdom

Tuesday, 18 March 2025

我們的自家出品 -- Baba Ghanoush 中東式茄子茸沾醬

曾經有人問我,在英倫外食有無邊啲嘢是「香港無」或是「一定好過喺香港食」的選擇?我二話不說便答:「中東/地中海菜!」另外,由於英國是種族、文化多元的地方,即使不倚賴食材購物網站也基本上乜都買得到,我甚至連在家自煮也會吃中東/地中海式食物 — 弄個青瓜乳酪 (tzatziki)鱈魚子抹醬 (taramasalata) 或是 茄子茸沾醬 (بابا غنوج / baba ghanoush)買些彼得包 (pitta) 丟進多士爐烘熱、烘脆配之,便已是見得人有餘的頭盤了,呵呵。

製作二人份的 meze,茄子 1 隻 我用最普遍、像日本「米茄子」肥騰騰品種;不過當然用長身的亞洲品種亦無不可。

茄子洗淨、切半 後在 切口的一方掃點橄欖油

傳統做法是把茄子放到 BBQ 爐上炭烤,取其微焦/煙燻香味,但我住 apartment,且煮食爐是電磁爐,沒法明火煮食下也只能用 焗爐 啦。茄子切口方向下焗盤,放入預熱至 220°C 焗爐30 分鐘。

30 分鐘後,茄子肉應已變得 軟扒扒 又 略焦

挖出軟扒扒茄子肉,但期間 不要把掉的部分完全丟棄少量燶邊可為最終結果增添香味層次耶。剩下的茄子皮則可扔掉,不過我倒喜歡留起一半,上碟時拿來當「容器」,嘿嘿。 

茄子肉搗爛成茸

另準備 新鮮檸檬中東白芝麻醬 (tahini)(註:不能以日式ごまだれ/中式芝麻醬 替代!完全唔同味的!)孜然 (cumin) 粉蒜頭初榨橄欖油

蒜瓣 兩、三粒 加入 鹽 2/3 茶匙 一起搗/磨/打爛成  (paste)

把 茄子鮮榨檸檬汁 20mL白芝麻醬 2.5 湯匙孜然粉 1/4 茶匙 及 初榨橄欖油 2.5 茶匙 攪拌均勻

撒點 煙燻紅椒粉 (smoked paprika)蕃荽 parsley,再加 幾滴初榨橄欖油 便成 — 對啦,完成品賣相的確有點像嘔吐物,所以我說一定把茄子皮留起當容器,把沾醬舀回一併上檯囉,呵呵。 

烘三數件彼得包,食得!沾醬室溫、冷吃皆宜,味道以茄子的天然微甜為主,蒜泥香為副,tahini、橄欖油提供油滑之同時吃下不油不膩,滿足です〜

Thursday, 13 March 2025

高街低手 @ Highroad Social

2025-1-11

已記不起為何會把 Greenwich 這家餐廳 bookmark 到私人 Google 地圖去,更不知為何大蝗蟲會忽然提議「去食吓 Greenwich 嗰間嘢」,不過反正他自己去過吃小碟,吃完回來還說不錯,也有興趣一吃的我也當然點話點好,於是又找了個沒時間自煮的星期六晚上一試。

在餐廳官方網頁看過樣本菜單,菜式大多屬分享用的細細碟,惟入座後收到的餐牌格式大轉變」,換成普通 starters 及 mains — er,有點失望喎。

也順便貼埋 用餐當天在官方網頁找到那樣本菜單的截圖 供大家參考 — 嗱,我無 9 噏㗎。
(2025 年 1 月 11 日 截圖)

我們點了一人一主菜各自吃,再加小食、頭盤各兩款及一分享。Seasonal rock oysters (half dozen GBP22) 先上檯,惟品質也真麻麻,蠔肉爽口但超淡,而且我分到的三隻也有碎殼,開蠔手勢可以更好吧。Bloody Mary 或 mignonette 兩款醬汁我們選了後者,可惜也是調得一般,雖不酸嗆,但總是水汪汪咁,可以不試。

Steamed edamame, seaweed salt (GBP4):枝豆用料一般,吮下味道倒是先海苔香、後帶微微刺喉又詭異的鹹鹹甜甜 — 嗯,難道這海苔、鹽以外還加了味の素同 blitz?吃到懷疑人生的說。
覺得不夠味的話,旁邊另有額外份量的海苔鹽供食客自行加料

Treacle cured salmon, sweet cucumber, caviar creme fraiche (GBP16) 是否自家醃製無從考究,但反正三文魚品質不錯,質地結實,味道鹹甜平衡,幾好吃就是了。白色的 crème frâiche 卻是淡而無味,就連應有的微微乳酸味也欠奉,配上離奇地不鹹不香的黑魚子醬(註:是 lumpfish caviar 來的吧?),感覺怪怪的。旁邊刨成絲帶狀的「甜青瓜」倒又不錯吃,淺漬後爽口酸甜,算是「好過無」

"Three Little Pigs", plum & orange glaze, crispy onions, pickled ginger (GBP10) 是豬肋排,服務生形容的 sweet & sour 醬汁入口甜多於酸,猶幸果香十足,也蠻開胃的。肉質不是美式 BBQ 那種 fall-off-the-bone 式腍到爛,吃下倒也不失軟熟,且明明已沾滿酸甜醬汁,卻仍嚐到肉味不錯,真是沒投訴了。面頭洋蔥酥也是不錯的點綴,很香口啊!菜名提及的酸薑反而影都無,是廚房放漏了?抑或其實那只是拿來製作酸甜醬汁的其中一款材料?

主食我選了 crispy gilt head bream fillet, seared scallops, whipped potato, tenderstem broccoli (GBP28)。魚柳煎至皮脆、肉不柴又調味得宜,賣相、食味俱不錯啊!煎扇貝是肉連 coral,前者 brown 得一般,但吃下甜嫩不老,後者卻帶點腥,口感也略為「啫喱」了一點,太生了。「打發薯仔則只是把薯片烚(還是蒸?)熟後先 mash 爛後打發,吃得出牛油成份超超少,幸而入口不會乾,質地也不 gloopy,薯味還意外地不錯,算是比預期好一點。配角還有西蘭花苗,吃下甜嫩無渣,比 whipped 薯仔更討好,哈。

魚不錯,大蝗蟲的 grass-fed ribeye steak 350g, Social sauce, beef fat chips, River watercress (GBP35) 卻差得多。粗薯條是 OK 的,雖然嗅不到以牛肥脂炸完應有的香味,咬下表層又不是「玻璃,但起碼內裡薯肉鬆泡又滿滿薯香;旁邊的 "Social sauce" 味道以 Dijon 芥末辛香及意大利黑醋酸香為主導,然而本來應是配牛扒的吧,質地卻幾杰吓,感覺上像薯條沾醬多於牛扒醬汁,有點不知所措的說。 

牛扒嘛,如常選了 medium rare,切下卻甚需用力,看起來更是生的模樣,這樣根本是 raw 而非 rare 咁簡單喎?吃下也果然因為太生所以韌得幾乎咬不開,同時卻又陣陣燒焦那種𤓓味及微苦 — 唔掂喎喂。

鹹食搞成這樣子,對甜品已失去信心,還是打道回府好了。連紅、白葡萄酒杯(註:白酒分別是 (1) 南澳洲產 Free Run Juice Samurai Chardonnay 2023 (125mL GBP8) 及 (2) 法國 Loire 產 La Petite Abbaye Sauvignon Blanc 2023 (125mL GBP7);紅酒則是 (3) 意大利 Marche 產 Boira Organic Sangiovese 2022 (125mL GBP9) 及 (4) 阿根廷產 Punto Alto Malbec 2024 (125mL GBP7) 埋單每人 GBP87.75,吃完真的沒興趣再來了。

味道:2.75/5 (in general) / 1/5 (ribeye steak)
環境:3.5/5
服務:3/5

Highroad Social
178 Greenwich High Road, Greenwich, London SE10 8NN, United Kingdom

Saturday, 8 March 2025

高利泰 @ Kolae

2025-1-5

星期日中午要跑一趟倫敦東南部 Charlton 的購物區為購買一些大件傢俬「考察」一番,搞掂後當然又是在外面吃埋午餐的時候了,呵呵。在 Google 地圖「碌」了一轉後覺得 Charlton 一帶沒啥好吃,不過可以坐火車直達 London Bridge逐 9 衝到與 Borough Market 為鄰的 Kolae 碰碰運氣去。
隔壁是著名芝士店 Neal's Yard Dairy

二人點了一款 Smaller、兩款 Larger、一款 Special 及兩款 On the side 全數分享。

日光日白不想喝酒,同時我又不喜歡有汽的飲品,猶幸選擇少之又少的情況下仍有 Thai Iced Tea - Number One brand Thai tea, mandarin & lime and simple syrup (GBP4) 可選,嘿嘿。茶底既然是 ChaTraMue 牌的 Thai tea mix,味道當然可以預計,這裡亦調得少甜,且 citrus 酸香、茶香平衡,與此同時香料辛香又沒一般泰茶般濃嗆,我喜歡啊!大蝗蟲的雞尾酒 Khao Khua - dark rum, coconut milk infused with toasted sticky rice, condensed milk and coconut water (GBP10) 則有趣得多,雖然不知為何我嗅到像腐乳(!?)般「發酵香氣,但入口是淡麗優雅的奶香,亦遠不如預期般甜/syrupy,是平衡又平易近人的風格。

Kolae mussel skewers with calamansi lime (GBP6):把藍青口蒸熟、起肉後串起醃漬,最後放到炭爐上輕輕烤一下,空口吃下盡是紅咖喱/Panang 咖喱式「中小辣」及濃郁;唧一點點酸柑汁嘛,其酸味則大大大幅提升了味道層次,正呀喂!
一客有兩串

Kolae bamboo chicken skewer (GBP8 each) 是連皮、去骨雞髀扒,烤至剛剛剛剛熟,吃下超超嫩滑多汁,簡直是完美的火喉嘛!表面橙橙紅紅的掃醬黃薑的辛為主導,鹹甜甜又少少辣,相信青口串的醃大同小異吧。
這是雙份

Kolae lamb ribs with pickles and crispy shallots (GBP15) 屬 Special 欄下,羊肋骨該是先慢煮後放到炭爐上大火「收尾」,吃下肉質鬆軟濕潤,羊味香又有炭烤香味,配上與青口掃醬相像的咖喱醬汁,自然又是無得輸的美味了。面頭少量油蔥酥倒是不錯的點綴,其 nutty 香味及脆口令菜式味道、口感也生色不少。碟邊的漬菜我只試了紅菜頭,咬下脆口不死硬,味酸而不嗆,同時其本身的 earthiness 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 嗯,有趣有趣

Kale & herb fritters with fermented chilli and cashew nuts (GBP9.5) 簡單來說就是「泰式かき揚げ」,這裡的炸功卻又真的能媲美日式天ぷら的級數,吃下超超輕巧鬆脆,多餘油份更是零,大癲です!紅紅的疑似 nam jim 醬汁卻才是主角,據悉用上魚露、青檸、自家製發酵辣椒 etc etc 調成,味道盡是開胃不嗆的酸香及濃郁而不死鹹的 umami,拿來當金柚沙律 (yum som-O) dressing 的話一定好吃到爆炸!這一味是服務生的私心推薦,也是我倆一般而言不會主動 order 的類別菜式,沒想到會吃出這樣的驚喜來,謝啊~

Southern gati curry of mullet, cumin leaf and fresh coconut cream (GBP16):烏頭魚是去皮、去骨魚柳,質地不嚡不乾,不過這一味的主角明顯是咖喱汁吧 — 據悉店家每天新鮮椰子自製的椰漿來調製咖喱膽,惟不知這樣有否影響質地,我只覺得醬汁比預期薄身,香茅味蠻重的,整體味道則頗「黃咖喱」,同時辣味卻是陰陰濕濕、慢慢滲出來。亦因如此,大蝗蟲了兩、三匙便大呼「好辣」並舉手投降,最後這一味由我包底了。

吃咖喱不能沒白飯/薄餅,這裡沒供應後者,我們也就點了一份 paddy new season hom mali rice (GBP3.9)。我喜歡吃硬飯,這裡的煮得剛好,加上原來還溝了紅米,吃下粒粒分明有咬口,同時不乾不削,滿意。

吃完鹹食飽掉 7 成,二人正好把餐牌上兩款甜品一人一客一併試埋,呵呵。我選 young coconut sorbet with salted Thai tea caramel and peanuts (GBP5) 純粹因為以為會是「椰青水雪葩」、應該會沒那麼飽膩啩云云,最終卻原來是以椰奶式是淡椰漿 (light coconut cream) 製作、雪糕多一點的綿密質感,幸而吃下不失輕巧、香滑。面頭的是泰茶鹽味焦糖醬,茶味我嚐不出來其帶深沉的甜卻同時令人想起馬來西亞式棕櫚糖 (gula melaka);旁邊的花生則該是乾炒過,很香脆,份量也比預期多,好此道者一定會吃得開心啦。

大蝗蟲的 mango custard with sweet sticky rice and young coconut (GBP8) 就是「芒果糯米飯」,不過這裡的當然不會是傳統「切件芒果 + 椰漿糯米飯」的賣相吧,嚇死本地人咩,哈。中層芒果吉士布甸入口香甜順滑,表層椰漿也香濃不死甜,同時有著大部分香港泰式餐廳那些芒果糯米飯欠缺的微微鹹味;可惜的是最底層的糯米飯有點死實,美中不足的說。面頭還有三數片椰青肉及粒粒綠豆邊,不過我沒試了。

連一杯希臘東北部 Macedonia 產白酒 Oenops "Apla" Malagousia Assyritko 2022 (125mL GBP10) 埋單每人 GBP58.17,吃完結論是「超喜歡」,有興趣再來啊!據悉餐廳另有姊妹店 Som Saa 位於 Spitalfields — 又 bookmark for later 先,呵呵。

味道:5/5
環境:3.75/5
服務:4.5/5

Kolae
6 Park Street, London Bridge, London SE1 9AB, United Kingdom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