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October 2018

老饗之喜 @ 饗 くろ㐂

21-3-2018

寿司及焼き鳥以外,ラーメン 或つけ麺也是我們到 東京 一定會吃的「日本嘢」,因為與香港不是「豚骨」便是辣味或加了黑蒜的豚骨,再唔係就是「魚介豚骨」的千篇一律比較,彼邦每一家麺屋供應的湯底、麵款也大不同,吸引得多嘛。3 月東京之行的最後一個 full day 計劃了到秋葉原閒逛,順道搜尋附近有啥吃,大蝗蟲逐在食べログ找來一間距離秋葉原駅 10 分鐘腳程、名叫 饗 くろ㐂 的ラーメン処,料理写真 10 張有 9 張也是 塩そば,賣相更是超超超超靚!以往在東京總想吃醤油ラーメン,轉轉口味吃鹽味拉麵也不錯吧。


約 12:30pm 到步,門外站了「落單前」及「落單後」兩條隊,排到了第一條隊的頭位,店員會示意你 先到入口的落單機點菜、付錢,拿回單據後則回到門外繼續排第二隊等入座。聽起來好像既複雜又麻煩,但其實我們從排隊落單至獲安排入座,前後只是等了 10 分鐘左右,而且全程暢通無阻,不錯的系統啊。


據悉 特製塩そば (JPY1,250) 這裡最受歡迎的款式,為お店のおすすめ而來的我,當然選它吃看了。根據檯上告示牌介紹,熱呼呼的塩スープ除了甲州、丹波及五島的鶏,還下了鴨、豬、蜆、昆布及多款野菜製作,喝起來是甘甜、輕巧又乾淨的清鮮滋味,正呀喂!餸料則予人頗有創作料理的感覺,其中 (1) 雞腿卷竟捲著鹹橄欖及像是 sun-dried 蕃茄醬!雞腿肉是嫩滑的,可惜漬橄欖從來非我所好,sun-dried 蕃茄醬也超酸,麻麻哋欣賞。(2) 薄切叉焼顏色像極生ハム,相信是低溫慢煮的吧?吃起來既軟熟又有著淡淡肉鮮,較雞卷得我心。(3) ワンタン則竟是中式「菜肉餛飩」,有點哭笑不得,味道倒是正常的,哈哈;還有 (4) 小蕃茄及ニラ(是吧?),後者超爽甜屬意料之外,與中式偏向 pungent 韭菜比較,討好多了。


不知是否因為湯底蠻有中式「上湯」的感覺,總覺得爽滑的 麵條 也帶點中式蝦子麵的影子,哈哈。


據說真正做得好的ラーメン用半熟玉子其實不應有「流心」蛋黃,因為蛋黃汁流到湯裡的話會把湯底「污染」掉,而這裡的 味玉 (JPY100) 正是溏心而不流心,呈啫喱狀的蛋黃軟糯帶 Q,蛋白顏色不深,但味付け得超香甜,好吃!真慶幸我追加了一隻,一口氣啪兩隻這樣出色的味玉,真痛快耶,哈哈

大蝗蟲
期間限定 桜マスとわかめの塩そば (JPY1,500) 就是下了鱒、若布的
塩そば湯底同是塩スープ,然而下了桜鱒後當然是完全不同的味道啦,滿滿鱒魚的甘甜而不腥,且隱約嚐到生姜的辛味,美味也!橙色的桜鱒片也非常好吃,軟嫩、甘香又略帶煙燻香味;麵條則非常 Q 韌,吃起來甚至有點像手打烏冬的感覺,好吃

埋單每人約 JPY1,500(以當時 JPY1.00 = HKD0.073 的匯率計算,約 HKD109.50),消費沒預期般便宜,但吃得好
滿意啊,不枉此行耶
味道:5/5
環境:3/5
服務:3/5

饗 くろ㐂 (Motenashi Kuroki)

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和泉町 2-15 四連ビル 3 号館 1F
http://ameblo.jp/motenashikuroki

Wednesday, 24 October 2018

一木難支 @ 一木小料理

14-7-2018

大蝗蟲星期六傍晚在合和/胡忠附近有事做,完成後已差不多 7:30pm,不想太夜食飯的情況下,還是棄爐外食吧。灣仔 找吃選擇多不勝數,然而大熱天時外面又落雨濕濕,晚餐還是找個毗鄰地鐵站的地方,以便吃完極速逃到地底避雨兼搭車走人嘛。地理位置而言,利東街一帶應是最佳選擇,找來一間京川滬及一間日本嘢供大蝗蟲二選一,最後他挑了後者 — 廈門街的 一木小料理 是也。

不知是否因為店內、外同樣以灰色
、白色及米色為主色調,總覺得這裡每一個角落也散發著 偽 文青 café」氣息,哈哈。

入座後奉上的熱茶(註:除非吃ラーメン吧,否則日本餐廳不斟冰水來招呼我的話,我是絕不會拿它來大造文章的,哈哈)味道像是 牛蒡茶,甘甘的又好像帶點甜味,比一般綠茶、玄米茶來得有誠意,先來好印象。

歡迎前菜是 胡麻だれ冷奴沒烹調技巧可言,不過反正豆腐滑嫩,賣相稀薄的芝麻醬味道倒是香濃帶甜,沒驚沒喜,但穩打穩紮也 OK 啦。


來到居酒屋 style 的餐廳,我們也趁機開一瓶 300mL sake 試新嘢。是晚 order 的好像叫 北安大国 純米吟醸いいずら 甚麼的,入口頗順滑,味道倒是頗辛口的,算不上很喜歡,不過反正這款長野産的清酒以前聽都未聽過,算是試吓無妨吧。

以為 明太子玉子燒 會是捲著明太子餡的玉子焼き,上檯方知其實只是把原味玉子焼き煎好、切件,再割一條罅縫把紅噹噹的明太子「攝」進去而已。玉子焼き賣相有點皺皮,吃起來有點實又頗嚡口,蛋香、だし香同樣淡薄,基本上只靠微辣鹹香的明太子提味;而因為明太子本身蠻惹味的,與清酒也就份外匹配 — 又衰唔晒喎,哈哈。

雞軟骨丸子 是一大個免治雞肉餅,質地鬆軟濕潤,味道清鮮,而且的確下了不少雞軟骨,吃至啪啪聲耶,哈哈。月見タレ也調得濃甜香滑,加加埋埋,幾好吃。

茄子田樂燒:茄子烤至軟扒扒合乎預期,然而面頭只是掃了超薄一層味噌醬,遠不如預期濃甜,卻又嚐到茄子本身的清甜 — 整體而言其實不難吃,但完全不是「田楽」應有的重口味喎喂?唉,仲諗住拿來送酒添。

我在家做的雖然賣相不及店方的美觀,味道可是較接近「田楽」應有的濃啊。
用了信州味噌(攝於 2017 年 8 月中旬)

自家製日式薯餅(含洋蔥、牛肉)吉列外皮是鬆脆的,但薯茸太嚡、太乾又太淡了,吃下完全是沒下鹽的感覺,而且只有少量牛肉碎而沒洋蔥,牛肉碎還要是沒味的,唉。幸好旁邊唧了一點點とんかつ醬汁,拿コロッケ蘸之同吃,甚至輕鬆脫離了「難吃」之列呢。

吉列安格斯牛扒 (4-5oz):外層麵衣是厚疊疊的,夾起一件先咬一口,也炸得尚算酥化,但未吃第二口已立•即•甩•皮!內裡的薄牛扒弄至全熟(註:well done 不是我們要求的,落單時店方並沒問我們要幾成熟),幸而不韌,但完全沒經 Maillard reaction 洗禮後應有的焦香,調味更是零,吃起來也就是零肉味 — 雖說旁邊放了鹽、wholegrain mustard 及 柚子胡椒,客人可自行調味,但也不是鹽都唔多粒,連「底味」也省掉的吧?唉,想不到這吉列牛扒會是如此「災難性」地難吃,絕不推薦。

小試牛刀的結論是「つくね以外的都不太好吃」,埋單每人約 HKD330 我覺得物非所值,沒興趣再來嚕。
味道:2/5
環境:3/5
服務:3.5/5

一木小料理 (Kitchen Ruto)
灣仔廈門街 27 號地舖
http://www.facebook.com/kitchenRuto

Friday, 19 October 2018

波圖蜂擁 @ 新波爾圖

1-7-2018

週末與大夥兒一起到 澳門 參加「特備節目」活動完成後卻有半團為食友留後「食好西」,作為「核心內圍」成員的我們,當然要找地方慰勞大家的努力吧本來想帶嘩鬼們吃葡國美食天地,然而店子午市只營業至 2:15pm,加上黑仔的我們在官也街遇上倒水咁勁的暴雨,匆匆躲到室內避雨、等運到完畢起行之時已差不多 1:45pm 了,唯有再想辦法吧。幸而前一天美女朋友 C 聽見我們說打算在 氹仔 吃一頓葡式午餐,推薦了一家叫 波爾圖 餐廳,「乳豬飯超好食」,「個炒蜆都好好食」,其分店與我們避雨的地方更只是轉個彎的距離。結果嘛,我也順勢「射波」跟大夥兒說不如去 C 介紹嗰間,順便自己也試試新店,哈哈


隨著大夥活動衍生的「禁酒令」得以解除,來到葡萄牙餐廳當然先來一 jar 生果酒 (HKD108) 了,嘿嘿。然而,賣相竟是混濁的鮮紅色,喝起來完全是番石榴汁的味道,紅酒味、酒精感同樣近乎零;結果嘛,由於大家好像一致不喜歡這裡的 sangria,一行 9 喝罷一 jar 後,完全沒追加的意欲矣


檸檬白酒炒蜆 (HKD98):
我吃到的 5、6 隻當中有一、兩隻有沙,幸而全數鮮嫩無比,碟底的湯汁也非常鮮甜,然而空口喝至第三啖已覺得太鹹,所以千萬不要當湯般喝啊,哈哈。聽說葡式白酒蜆與意大利人的 vongole bianco 唯一的分別只是前者的芫荽 (cilantro) 與後者的蕃荽  (flat-leaf parsley),找天在家試做一下先,呵呵


脆炸馬介休球 (HKD48):
炸功是 OK 的,吃起來脆皮不油,但根本只是炸薯波吧,內裡只有粒粒薯仔及嚡嚡的薯茸,完全吃不到馬介休喎喂!與早前在 婆仔屋 吃過的神級馬介休球比較,這裡的算得上「把 L」,絕不推薦。 


薯絲炒馬介休 (HKD103):
說是「薯絲」,上檯的其實是「薯條」,還要是疑似一大包急凍那些
快餐店薯條,令人哭笑不得。馬介休份量少得我吃不出甚麼味道炒至一粒粒像中式的「桂花炒 XX」,太嚡了;洋蔥則份量甚多甚至比薯條還要多,且加加埋埋炒得頗油膩,我舀了一匙後已停手不碰了。要選全餐飯最失色的一味,一定非它莫屬了,唉。反而 馬介休炒西蘭花 (HKD58) 上檯只是「普通西蘭花一碟」的賣相,見狀我也沒特別拍照,沒想到卻非常好吃 — 馬介休份量澎湃,蒜香超濃,西蘭花硬度剛好,意想不到的高水準也

麵包焗葡國雞 (HKD83):我只吃了一件雞翼位置,肉質有點霉;麵包也算不上外脆內軟,但吸了微辣像咖喱般的「葡汁」,也不難吃啦。


特色焗鴨飯 (HKD70):
飯底是乾身的,面頭的粉狀芝士卻是敗筆,味道與「卡」字頭品牌芝士粉無異,而且實在太重手了,完全蓋過了鴨飯本身應有的鮮香耶!幸而面頭的 chouriço 軟熟鹹香,不過也請記得趁熱吃,不然放涼了會變得太乾、太硬矣。


葡式乳豬釀飯 (HKD178):
乳豬烤至皮薄脆、肉嫩滑,肉味清香,不錯呢!飯底也夠乾身但不會削,味道則主要來自 paprika 及燈籠椒,對後者恨之入骨的我,不太欣賞,哈。


埋單每人只是 MOP106,便宜至此,其實也收貨了,只是這裡不是我會主動推薦的地方而已 — 即係唔使專程入去食,OK?

味道:3/5
環境:3/5
服務:4/5

新波爾圖 (Est. de Comida Portuguesa "Porto")

氹仔木鐸街 75 號地舖
http://www.taipavillagemacau.com/tc/directory/波爾圖葡國餐廳

Tuesday, 16 October 2018

無鹽不解淡 @ Salt & Barrel

每次看到屋企附近有型格餐廳開業也滿心期待,上年有 Brew BrosAlvy's,今年初有 談風:vs:再說,而近期就一定是 南里壹號 的 Salt & Barrel 了。在官方網站看了 press release,得悉餐廳由堅尼地城賣酒的 Tramline、本地手工啤酒廠 Black Kite 及 Kowloon Bay、以及西營盤摩登印度餐廳 Black Salt 合營,而且更是主打 kebab 的 taproom,嗜酒又嗜肉的我倆自然急不及待一試;惟餐廳開業至今不足半年來,我們晚餐、午餐各去過一次,印象卻只是 OOKK 而已。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第一次是平日晚上,當時店員說他們的啤酒水喉」未係好 ready,只有一千零一款 Kowloon Bay IPA on tap,我們也當然二話不說來了一人一 pint 啦 — 晚餐時段人在 taproom 也不喝啤酒,成何體統?已不是第一次接觸「九龍灣啤」,他們的常規款 IPA(是吧?)倒是第一次喝,頗 hoppy 得來味道既「芒果」又「菠蘿」,很適合夏天來一杯啊。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Muddiya Mattai Kofte Scotch Egg's - spiced pork & chorizo, soft boiled eggs, light pistachio gravy:水煮蛋比溏心再熟一點點,幸而蛋黃不失濕潤 Q 軟,外圍的豬肉則軟扒扒兼非常 mushy,且嚐不到預期來自 chorizo 的 paprika 辛香,質感、味道而言其實不太討好;碟底的 pistachio gravy 辣味輕微,但味道既濃郁又複雜,不知下了多少種香料烹煮?完全是救了整道菜的關鍵,非常惹味啊。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Bihari Boti - Black Angus hanger & flank, Zany Zeus halloumi; sauce roasted garlic chive yogurt 是一大串牛肉,hanger steak、flank steak 各三件,後者捲著 halloumi 芝士;面頭還鋪了韭菜花作裝飾。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先吃 hanger steak,肉質軟腍得有點霉,面頭沒預期 Maillard reaction 洗禮後的焦香,熟度更差不多有 blue rare 咁生,加上下鹽調味不足,結果吃起來是先寡悶、後帶微微肉腥味 — 唉,浪費了大好 black Angus 啊。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Flank steak 屬另一極端,內裡捲著的 halloumi 芝士蠻 squeaky 彈牙的,可惜不夠鹹香;切成薄片的牛肉則有點乾,而且下鹽都幾唔均勻吓,要麼無喱味道,要麼鹹到 hihi,竹行。唉,看來這是把厚切牛粒、薄牛肉串起來後同一時間一併兒燒吧?火喉完全不對耶。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隨 kebab 附上的 naan 也不討好,吃起來韌韌的不香軟,最後我們也沒辦法把它吃完。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還有 S&B fries - gunpowder Argia,面頭紅紅的「味粉」像 kashmiri,吃起來是不辣的,但有著複雜的香料辛香,果然很「印度菜」的感覺,哈哈。不過嘛,薯條炸得雖脆但亦太乾,而且完全吃不出下了鹽,加上我們吃了三份一客已放涼,變得既乾涸又無味,乏善可陳。唉,枉它 70 幾蚊大大盤賣相又不錯,沒想到吃起來那麼「9」喎。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吃過晚餐後其實印象一般,但隔了兩個月後發現它開始每天供應兩道菜起的 set lunch心想不如又多給它一次機會?至少午餐消費比 à la carte 便宜得多,再去多試一、兩款不同的菜式,也不為過吧。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相隔兩個月,店子啤酒水喉」也終於準備好,惟日光日白不想喝太多,我們逐點了 half pint Black Kite Rooibos Red Ale (HKD45) 及 Yeastie Boys Gunnamatta Earl Grey IPA (HKD50) 小試。後者是大蝗蟲的選擇,我呷了一口後只記得有著 bergamot 的香氣;前者則是一般 red ale 會有的味道吧,帶點多士、焦糖的感覺,個性不強,不過也蠻討好的。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午餐以 Chotu's small platesKebabs 為基礎,small plates 一欄下的 side fries for your kebab 又可選薯條秋葵,但上次吃過 gunpowder potato 覺得麻麻,今次我當然吃 piri piri okra 了。旁邊的 dip(咦,沒拍照添)像辣味 aioli,味道是不錯的;秋葵縱向半至非常幼身,炸漿面頭沾上的辣椒粉也辛香微辣,惟炸功實在不敢恭維 — 仍帶潺感都算了,但吃起來脆度只屬「普通」,油膩感卻是「超級」,吃至碟底那些秋葵更是有油滴出來!唉,真懷念 Dishoom 那香脆不油的 okra fries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大蝗蟲選了 house paneer - crusted house curd, grape tomatoes, basil sambar茅屋芝士質地 crumbly 屬預料之內,細嚐卻又比預期軟滑;碟底的 sambar 湯汁像是很 creamy 的蕃茄咖喱,雙色小茄則很非常甜美,小試牛刀都幾好吃。不過嘛,作為頭盤又好,side dish 又好,這 paneer 要大蝗蟲等到天荒地老、在我差不多把 okra fries 吃光才上檯 — 唉,店方上菜的 pacing 有待改善耶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主食
我選了 Australian Lamb Adana, cucumber raita, pomegranate, mint chimichurri, cashew aioli (HKD160)。條狀的免治羊肉丸質地有點實,還好羊味香濃而不羶臭,而且隱約有孜然的香味;石榴籽酸酸脆脆的很開開胃,亦剛好平衡了免治羊肉丸肉騰騰」;碟底的菜則蠻像西洋菜的,哈哈。不過嘛,這份 kebab 也實在太 L 多醬了吧,愈吃愈酸之餘亦愈吃愈膩,就連本身質地實實的 naan 也因為變得太多醬而浸至油淋淋,唉。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大蝗蟲的 Black Angus Seekh, roasted garlic yogurt, coconut kale, daikon achar (HKD165) 則是條狀的免治牛肉丸,質地比羊肉丸更實淨,吃起來偏硬、乾,墊底的 kale 則又乾又無味,淺嚐後又是「唉」的一聲。
(攝於 2018 年 9 月下旬)

Set lunch 還包括咖啡/茶,然而我們
叫埋單後已等了很久才拿帳單來,廚房、水吧及用餐空間穿穿插插、走走糴糴的服務生們(註:諷刺的是,當時店內其實仍未 full house)也果然完全忘了要問我們飲乜。唉,但反正喝了啤酒又飽到上心口,我們也沒好氣追究了 — 為了一杯唔知好喝與否的免費餐飲,不值繼續呆等浪費光陰吧。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晚餐埋單每人 HKD350,午餐則每人 HKD231,作為本地手工啤酒 taproom 我覺得這裡可以接受,菜式設計也算是 one-of-a-kind,但食味、服務同樣 misses 遠多於 hits,不是我會推薦的地方,而我們也
應該不會再來了 — 只去了兩趟,這篇文章已「唉」了 8 聲(唔信的話, 閣下可 Ctrl+F 來核對一下),為免要再「唉」多幾,「兩次起」後還是「三次止」好了
(攝於 2018 年 7 月下旬)

味道:3/5
環境:4/5
服務:3/5

Salt & Barrel

西環(石塘咀)南里 1 號南里壹號地舖
http://www.saltandbarrel.hk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